登录
|
注册
首页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动态
研究所领导
研究所架构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
地市资讯
县市区资讯
乡镇街道资讯
图片新闻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
精彩内容
视频回放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
指数排名
研究成果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品牌推广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
招商动态
招商项目库
企业推介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
案例库
数据库
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天和数据库
数据库
案例库
理论报告库
位置:
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一座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之路
信息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25-07-22
枣庄,因煤而兴,被誉为“百年煤城”。十几年前,枣庄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时,空气里还飘着煤尘。
近日,在枣庄锂电产业园智能车间,每117秒就有一块电池包完成组装。
转型之路,艰难但坚定。当初,面对煤矿关停、工人下岗、环境恶化的窘境,枣庄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抓好工业,耐住性子培育新兴产业。
如今,枣庄有了“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和“全国二手车交易示范基地”两张新名片,并连续4年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工作中获评优秀档次,成功闯出一条老工业基地浴火重生的“枣庄路径”。
坚 守
锂电从“独苗”育成全产业链
这份“耐心”,首先体现在对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坚守。
2003年,当锂电池还是冷门领域时,濒临破产的本土企业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政府基金紧急注资挽救。
这根“独苗”成为产业的“星星之火”。目前,该公司锂电池产品占据国外高尔夫球车80%以上的份额。公司总经理柯西文说,产业发展、智能化升级、产品研发等成绩,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撑。
有了产业积累,枣庄底气更足了。2021年,总投资约200亿元的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其产能相当于当时枣庄锂电产能的十几倍,产业迎来发展关键契机。
“当年并没把欣旺达列进招商计划,但对接吉利欣旺达项目时,偶然得知他们要在北方布局动力电池基地。”枣庄高新区招商团队相关负责人回忆,从察觉机遇起,枣庄便全力冲刺:市、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深圳洽谈,招商团队以“一个月5次密集拜访”的频率跟进。更关键的是,在前期与吉利欣旺达合作中展现的细致服务,让企业看到日常工作的专业度、政策兑现的诚信度,由此坚定来枣庄发展的信心。
“从洽谈到签约,政府配备了项目帮包人员,开设了绿色通道,小到员工宿舍配套问题,大到产业链协同问题,都帮我们解决了。”山东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工厂建设高级经理李文明说。
20多年来,枣庄默默搭建技术平台,成立锂电产业联盟、建设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创办枣庄学院锂电产业学院……50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80余个创新平台、授权专利2800余件,为产业厚积薄发埋下伏笔。
2022年12月,以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申报的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成为全省36个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之一。创新共同体中不仅包含吉利、欣旺达、浙大等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还有精工电子、天瀚新能源等多家本土龙头企业。
“创新共同体可以降低企业研发设备投入,在和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新中提高研发速度,解决了单个企业不愿意干,不能干,干了不划算的问题。枣庄锂电企业由此实现了抱团冲锋。”山东天瀚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凡伟说。
目前,枣庄建立完善“链长+链主+联盟+基金”推动机制,搭建了从锂矿开采加工到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检测检验、终端应用和拆解回收的全产业链。产业发展成果不断涌现:协氢(枣庄)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小型燃料电池系统及氢动车应用项目建成投产;鼎誉新能源通过了绿钒等国内一线液流电池企业中试检测验证,实现批量供货;顶腾新能源高端动力圆柱钠离子电池年底前可建成试生产。
数据显示,枣庄已集聚278家锂电新能源企业,产能实现正极材料16万吨、负极材料6万吨、电解液26万吨、隔膜21亿平方米、电芯32GWh、拆解5.5万吨。曾经的“黑色煤城”变身“绿色能源高地”。
铺 路
二手车“马路市场”升级“卖全球”
与锂电的“政府培育”不同,二手车产业的崛起始于草根,成于“疏堵结合”的耐心。
20世纪90年代,大批煤矿工人下岗,一批曾经从事汽修行业的工人陆续下海经营大城市下线出租车,开办汽修厂。因“工艺好、价格低”,自发形成了3公里长的“马路市场”。
面对“野蛮生长”的市场,政府没有“一禁了之”。2000年,枣庄市中区扶持成立首家旧机动车交易市场;2002年底搬迁扩建交易市场,面积从40亩扩建至200亩;2011年,推动国企
中安集团
整合市场,升级检测、金融、物流服务……
“政府没另起炉灶,而是为我们‘铺路’。”在市场摸爬滚打20年的老车商翟鲁兵说,“现在我们不仅卖车,还卖检测、质保、售后‘一条龙’服务。”
在枣庄中安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二手车出口一件事”窗口前,中兴汽车经理徐峰刚填完表单,半小时内便办结了阿塞拜疆订单的跨国过户、报关等手续。
二手车出口涉及税务、商务、车管、海关等多部门,以往企业需重复提交材料,辗转多个窗口,耗时耗力。枣庄中安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回忆,过去市场内的企业常因周期长错失订单。
为化解这一痛点,枣庄创新打造二手车出口“一件事”服务场景。“我们像拆解汽车零件一样拆分审批流程,科学集成服务事项,打通了4个政务系统数据壁垒,7大事项整合为‘一张表单’。”枣庄市市中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茜茜说,改革后,机动车转让待出口登记从3天缩至1天,通关时间缩短70%,退税流程从20天减到3天。
“得益于审批效率的提升,公司今年订单同比增长10%。”徐峰说。
为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枣庄持续完善“枣解决·枣满意”诉求扎口办理机制,广泛开展领导干部接热线、局长科长坐窗口等活动,研究制定“榴花分”信用激励措施600余项,协同发力打出环境提升“组合拳”,1-5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6万户、增幅居全省第3位。
2024年3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手车出口资质审批,二手车出口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枣庄市市中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区商贸流通服务中心(枣庄二手车市场服务中心)主任秦晶说:“二手车出口企业要稳步成长,必须稳扎稳打,专注售后、改装等衍生服务。”
这离不开政策“铺路”。枣庄提前布局,在新疆霍尔果斯设立了分公司,通过多仓联动,从枣庄经霍尔果斯直达中亚,每台车节约成本4000元。今年3月,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建成2400平方米的综合展厅,提供维修、保养、销售、零配件仓储等服务。
如今枣庄中安旧机动车交易市场,2024年二手车交易量21万辆,交易额达150亿元,批发量居全国第一,更形成了“前展后仓”出口贸易平台,辐射中亚、俄罗斯等市场,实现“买全国、卖全球”。
撑 劲
人才从流失到留下
在枣庄,“耐心”不仅是产业战略,更是对“人”的信任。
资源枯竭让枣庄饱受人才流失之痛:2018年—2023年,驻枣院校毕业生留枣率仅21.5%,非枣庄籍毕业生留枣率低至7.8%;企业技能人才也大量外流。为扭转局面,2023年底,枣庄启动“榴枣归乡”工程,发力推动人口规模稳中有升、人力素质持续改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员工徐淑坤,是沈阳师范大学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几年后返回枣庄:“家乡锂电产业越做越强,家门口就有好岗位。”
她的选择,是青年人才对枣庄发展投下的信任票。“榴枣归乡”工程实施以来,超过5万名青年人才来枣留枣创业,被视为更有远见的“耐心经济”。
在中安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辉腾车行”,曾经的下岗工人燕夫军从蹲守市场收车的“散兵”,目前成了有资质、守诚信的正规商户。“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后,我考下了二手车评估师资格。现在小店月均成交20多台,客户都认我这块牌子。产业托着我们往上走,我们也得给产业撑住劲。”
目前,枣庄二手车经营主体460余家,带动就业超2万人,部分技术工人月薪破万元。
“吸纳人口留住人才,关键靠产业、基础在环境。”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表示,枣庄按照“言行必果、说到做到”的原则全面落实惠才政策,让枣庄成为各类人才愿意奔赴的活力、温暖之城。把人的潜力转化为产业活力,城市才有持久生命力。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枣庄技能人才总量达44.88万人,高技能人才超10万人,较2019年大幅提升。
“以产业留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董彦岭认为,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如今的两大产业是“耐心”培育出的“产业玫瑰”,即不追求短期政绩速成,而是尊重产业成长的时间规律,以长期投入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产业生态,从而突破路径依赖,实现产业和人才的良性运转,支撑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条: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小黑陶”何以成富民兴村“大产业”
下一条:
东莞铁场村探索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无工厂村”的山水致富经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
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2024-10-14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
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
2024-07-01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
2024-07-02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
2024-11-12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
2024-12-03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
2024-09-18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2025-01-15
天和案例库:“农村土地综合改革”10个典型案例公布,这些地方入选
2024-11-13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