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 东莞铁场村探索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无工厂村”的山水致富经

    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1

    ■开栏语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重要节点,为生动展现南粤大地聚力攻坚、提升突破,南方日报开设“微深度”系列栏目,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触达基层“神经末梢”,展现高质量发展强劲脉动。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记者 马新杰 靳延明

        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每4个动漫衍生品、每5件毛衣,就有一件是“东莞造”。在这样一座“世界工厂”城市,没有工厂的东莞清溪镇铁场村却如同“世外桃源”,村中田园阡陌纵横,溪流蜿蜒流淌,水塘星罗棋布。“我们村是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绿化保护区,改革开放后没建一家工厂!”铁场村党总支书记韩勇军说。

        早些年,仅凭农林租赁,铁场村经济收入单一,一直是清溪镇的“垫底村”。但是,随着耕山小寨项目在铁场村成功落地,一个个特色农文旅项目接踵而至。如今的铁场村,每逢周末、节假日游人如织。渐渐地,村里不仅有了“诗和远方”,也悟出一套“绿美经济学”。

        铁场变花场▶▷

        好风景引来“好钱景”

        铁场村内,银瓶路和惠塘高速横穿而过,加上地处深莞惠交界,交通极为便利,每日满载货物的卡车在此辘辘驶过。

        铁场村村民早就接受了没有工厂的现状。但没有工厂“帮衬”,该村村组经济不发达、村民收入较低,是大家眼中的“帮扶对象”。

        转机发生在1991年。韩勇军介绍,缤纷花场在铁场村租下第一块土地,拉开了花卉、盆栽产业发展的序幕。后来,时代园林、益山园艺等花卉企业和现代化果蔬企业相继进驻。

        “铁场”变“花场”,如今,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的花卉产业已成为铁场村的支柱产业。

        乡村要振兴,不能仅凭一项产业。2019年,听闻耕山小寨项目准备在清溪镇落地,铁场村村委会“三顾茅庐”,以诚意叠加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资源,推动该项目在次年落地。无动力乐园、水上乐园、绳索乐园……耕山小寨一开园就成了“网红景点”,建成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营收达1000万元。

        随后,莞香文化森林生态园、云溪·桃花源、大湾区时代玫瑰谷等文旅项目纷至沓来,村里还开辟了攀登东莞第一高峰银瓶山的新路线“铁银线”,打造户外探险打卡胜地。

        2019年,铁场村村组总资产1.18亿元。2024年,铁场村村组总资产1.65亿元,较2019年增长39%。

        近3年来,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铁场村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逐步补齐。整洁干净的村间小路、鲜花与蔬菜共生的房前空地、客家风情的墙绘和口袋公园,把乡村点缀得“一步一景”。

        把乡愁写成诗▶▷

        老村落寻找新出路

        “我们刚办完一场农文旅嘉年华,最近又忙着准备岭南‘村晚’!”近日,云溪·桃花源工作人员陈美丽忙得不可开交。

        围坐在小院内的果树下,游客可以叹茶、闲叙,夏日炎炎也有微风轻拂,好不惬意。在云溪·桃花源创始人陈婉瑜看来,乡村需要新鲜感,乡村发展比拼的是美学。

        在二期开发时,陈婉瑜把近200亩荒地改造成茶米梯田,打造研学板块,让大自然成为疗愈场所,“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世外桃源,唤醒人们对乡土的记忆,为乡村赋予新的生命”。

        农文旅项目的兴起带动了本地村民就业。村民自发改造特色乡土民宿,全村累计开办农家乐7家、露营打卡点2个,年接待游客105万人次,营收1600万元。

        在外务工的村民朱国祥看准了铁场村发展乡村游的机遇,回乡开办了泉鸣山居民宿客栈。背靠银瓶山的“山景房”,加上屋顶泳池,民宿成了都市白领亲近自然的驿站。

        有了流量后,铁场村又陷入“留量”焦虑。如何让更多游客住下来?韩勇军表示,村里考虑引进大型文旅企业运营,统筹联动各个项目,丰富留客消费场景。

        在铁场村最新的一份建设提升规划方案里,铁场村将规划一条旅游环线,建成森林自然教育区、田园农耕体验区、客家文旅服务区、现代花卉示范区、良田稻茶休闲区等,点状激活村内重点农旅项目,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农耕研学、户外运动、美食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

        在铁场村,虽然没有流水线的轰鸣,但在银瓶山下的鸟鸣、客家围屋的笑语、放眼皆绿的惬意里,都向游客呈现出一个农文旅融合的古韵田园。

    上一条:一座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之路
    下一条:罗田让避暑客 “慢下来、留下来”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10-14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2024-07-01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2024-07-02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2024-11-12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03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2024-09-18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025-01-15
    天和案例库:“农村土地综合改革”10个典型案例公布,这些地方入选2024-11-13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