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4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公布,南通和泉州这两座各具特色的万亿GDP城市在经济舞台上都有着精彩的表现。通过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以期揭示两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异同。
据南通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南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8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这一增速显示了南通市在上半年经济中的稳健表现。从产业结构来看,南通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205.4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3127.3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2954.2亿元,增长3.8%。这表明南通市在工业领域的增长尤为显著,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比之下,泉州市在2024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同样亮眼。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24.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5.3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102.5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727.01亿元,增长5.7%。泉州市以6.7%的GDP增速,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排名首位,超过了全国增速。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南通市,也体现了泉州市在经济增长方面的强劲势头。
从工业增长情况来看。南通市在工业领域的增长尤为突出。上半年,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化学纤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纺织业等3个行业分别增长21.9%、18.3%、11.3%。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合计占比为71.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南通市在制造业方面的深厚基础和不断创新的发展模式。南通市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等措施,有效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泉州市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其工业增长同样值得关注。上半年,泉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36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77.8%。比一季度扩大11.1个百分点。二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泉州工业景气度的明显回升,得益于关键产业的强势复苏,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此外,泉州还加快升级当地制造业,努力改变工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等不足的问题。
两个城市都是两个外贸重镇,在外贸方面的表现也值得对比观察。在外贸方面,上半年南通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739.6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总额1125.1亿元,增长4.7%。南通市通过举办“南通名品海外行”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等措施,有效拓展了国际市场。此外,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通过对南通市和泉州市在2024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各有千秋。南通市在产业均衡发展、工业增长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而泉州市则以更高的GDP增速和强劲的外贸增长势头脱颖而出。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发力,两座城市都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有望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