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福州市代管县级市,位于福州市东南沿海地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带和闽江口经济圈南翼,是一座置县历史长达1300多年的千年古邑,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市域面积2430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是全国著名侨乡,有近百万华侨旅居世界各地。福清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科普示范县市等荣誉称号。
福清市园区发展载体众多,规模化、集聚化明显,境内现有融侨、元洪,江阴港城,闽台蓝色经济产业园四大知名园区。全市已培育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有2个千亿产业园和玻璃、塑胶管材、纺织新纤、食品、电力能源、医药等6大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特点鲜明的园区经济在福清尤为明显。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园区是福清市较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199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以“侨”命名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也体现了福清一直以来“以侨引台、以台促侨、侨台联合”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从此,融侨开发区从1平方公里土地起步,拉开了园区建设的序幕,成为福清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融侨园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聚集了一批明星领军企业,如冠捷电子、京东方、福耀集团、福融新材料等知名企业,涉及电子、玻璃、电力能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1992年,全国第一个华侨合作开发区、全国最大的外商土地成片开发项目福清元洪投资区破土动工,当时《人民日报》还在头版头条进行了重点报道。2003年元洪投资区被中国食品协会批准为“中国食品示范园区”,2005年升级为国家级综合性投资区,2017年元洪投资区和龙田经济开发区整合为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依托华侨华人众多、福清食品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一批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元洪投资区,集聚了元洪面粉、康宏油脂、集佳油脂、红冠面粉等20多家粮油食品类企业。在园区西区建成了新福兴玻璃、成凯金属、坤彩精化有限公司等80多家知名企业。32年来,元洪投资区一步步壮大升级,产业规模,入驻企业数量再上新台阶,创造出一项项辉煌的成就,已形成粮油食品、纺织化纤、轻工机械、能源精化四大优势产业。
据记载从宋代开始,在福清江阴港附近的沿海乡镇村民们就开始晒照海盐,到20世纪90年代初,福清有大小盐场21家,从业人数2500多人。2000年初,福清市对江阴港及其周边进行了调整,这片区域完成了近千年制盐的历史使命,江阴港的盐场被国家征用,福清人开山造地,填海建港,在江阴建设深水港码头,建设福州市工业集中区。园区是福州高端精细化工的先行地,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有全国TDI化工巨头万华化学;有全球唯一的从丙烷码头、丙烷、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的完整全产业链的享有“世界膜王”之称的中景石化;有全球最先进萃取氯化钛白生产线,珠光材料产销量全球第一的坤彩科技。
“3820”战略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福清的指路明灯,福清根据战略思想,立足融侨、江阴、元洪、蓝园四大园区,建立指标盘、项目盘、招商盘、资金盘、创新盘“五盘并转”工作体系,按照“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夯实了工业强市的根基,取得了经济高速高质发展的成果。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亲自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系统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步骤、布局等,为福州发展确立了总的纲领。如今,“3820”战略工程的思想理念,依然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30多年来,福清在“3820”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融入省市发展大局,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经济总量由小变大,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综合实力由弱变强,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从当时的全省落后县华丽转身,2023年,县域经济实力提升至全国百强县第1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