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4全国高新区盈利能力研究成果中,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排名百强第十九位,今天为高新区盈利能力百强系列报道之十九——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2006年7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对珠海高新区和唐家湾镇作出“区镇合一”的体制调整,在唐家湾地区设立主园区。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地理位置看,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处于“黄金内湾”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前沿,北接中山,东望香港、深圳。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轨道等在此交汇,深中通道南延线、深珠通道、南珠(中)城际轨道也在规划建设中,未来将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尽享区域协同发展红利。
在产业发展上,珠海高新区成绩亮眼。
2月5日,高新区举办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活动,2025年第一季度,41个项目开工,计划总投资179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预计达产产值100亿元;集中签约43个项目,总投资140亿元,涉及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等前沿产业。2024年,主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80亿元,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2025年,当地锚定“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的目标,力争新引进和增资扩产多个重大项目,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大幅增长。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
这里汇聚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4所知名高校,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科研支持。众多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落地生根,企业积极投入研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比如,优微生物的In CtrolRLS®技术、派诺的光伏预测技术,分别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彰显了高新区的创新实力。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
珠海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已形成“一区多园”格局,主园区唐家湾镇是核心区域。这里以高校为依托,打造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走廊,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制药等产业蓬勃发展。金鼎科技工业片区、南屏科技工业园等各具特色,产业协同互补,共同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
历史文化与现代产业有机融合。
唐家湾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首个以近代历史遗迹申报成功的历史文化名镇,苏兆征、唐绍仪等名人辈出,唐家古镇、会同古村等古建筑见证着岁月变迁。如今,高新区将历史文化与现代产业有机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珠海高新区将继续围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提升。深化产业升级,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优化创新生态,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扩大开放合作,深化与港澳及国际创新资源的对接,推动高新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节点。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科技新城。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创新引擎,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行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未来,珠海高新区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