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 古田县卓洋乡前洋村:古韵新生·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样本

     信息来源:福建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2025-08-25

    编者按: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围绕规划编制好、规划管理好、规划服务好、规划实施好、公众参与好等5个方面,梳理总结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经验做法,形成一批村庄规划编制实施优秀典型案例。本公众号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今日刊发

    古田县卓洋乡前洋村:

    古韵新生·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样本




    一、村庄基本情况


    前洋村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遗产的村落,在新时代的村庄规划中,被赋予新的生命与活力。村落坐西北朝东南,倚靠东门山、马仙岗、虎山岗,形成连绵冈峦,南面遥对金牌山。金水溪从北向南贯村而过,与西南方而来的佛殿溪汇聚流入鳌江流域。

    该村庄规划旨在通过保护与活化文化遗产,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保护开发特色典范。规划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将现代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力求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前洋村有户籍人口257户1120人,常住人口300人,村域面积6393亩,其中耕地面积1025亩、林地面积4273亩。村内有集中连片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70余幢,占地面积近300亩。前洋村主要以农业为主,食用菌和水果生产为辅。

    前洋村自2018年被列入古田县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以来,加快建设“五朝流韵 世外古村”为主题的文化宜居工程,保护古村落的整体性与活态性,先后获评“中国第七批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国家森林乡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




    二、规划情况


    村庄规划分为管理版(管控规则、规划文本、规划图集、说明等)和村民版(规划手册、规划展板等)。规划成果进行了网站公示。在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上,前洋村规划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模式

    创新“微改造+活态传承”路径,以“三修三留”(修旧如旧、修新如旧、修废成景;留形、留神、留人)为原则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将宗祠、古厝改造为文化展馆、非遗工坊,形成文化体验廊道,带动文创产业集聚发展。

    (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策略

    构建“核心生产区+衍生体验带+功能拓展环”三级产业空间布局,推动特色农业与文旅、电商的深度融合。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种植基地,延伸加工体验、研学教育等业态,形成“生产-加工-服务”的闭环链条。

    (三)弹性用地布局优化

    依据村庄发展需求划定弹性增长边界。采用“功能混合+立体开发”的模式,允许15%建设用地用于乡村旅游设施,并预留15%留白用地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四)重点深化村民参与,加强互动交流

    强调村民参与的重要性,在规划动员会、村民代表培训会、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上,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同时,开展村庄规划公示与解读,为村民详细解读规划的编制内容。




    三、规划实施成效


    近年来,前洋村的面貌得到显著提升,景区建设迈入新阶段。围绕居民点营造田园景观,菌菇产业,形成了良好的山村田园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打卡。

    新建项目严格遵循前洋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控制要求,持续开展传统建筑修缮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提升村庄公园节点建设,配套了服务站、卫生室等设施,形成多条村庄主题游线,旅游人数有了显著增长。




    四、规划服务


    做好规划的陪伴服务,严格落实驻村规划师的职责,指导村庄后续工作,协调各级部门参与村庄规划的管理,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




    五、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1、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形成切实有效的实施管理制度,包括民房建设制度、古民居改建制度、村容村貌提升制度,确保村庄各项建设、开发保护、生产生活、招商引资等内容有章可依;同时,落实镇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确保村庄各个项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成果管理执行制度

    规划经过层层审查、各级部门充分沟通、县政府批复及入库,形成本次规划的成果及系列管理规则。论证后成果得到各级部门和村民的认同,形成村庄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

    3、制定规划项目行动方案

    规划遵从民意,落实了近期村庄亟需建设的项目,涵盖村民生活、产业发展、村落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项目。项目经过镇村审定,并完成了规划公示。

    供稿:厅规划处

             宁德市自然资源局

             古田县自然资源局


    来源:福建自然资源


    上一条:一座城打造一个“谷”
    下一条:三水街道:以产城融合为笔 绘就城乡一体新图景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10-14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2024-07-01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2024-07-02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2024-11-12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03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2024-09-18
    天和案例库:“农村土地综合改革”10个典型案例公布,这些地方入选2024-11-13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025-01-15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

    联系电话:010-8216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