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案例库
  • 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探索镇村共建股份制经营自然资源新模式

     信息来源:广东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2025-08-14
    编者按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委托省土地调查规划院组织各地总结凝练形成《广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并于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正式发布。案例所在地区立足资源禀赋,紧扣高质量发展任务,全力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水平,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索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本期案例是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探索镇村共建股份制经营自然资源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螺洞村位于陆河县水唇镇东南部,与揭阳普宁接壤,是榕江水系发源地之一,辖区面积10.67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总人口1873人,常住人口180人。村内山、水、石、林等自然景观独特且丰富,有连片梅园、古树森林、十里花溪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等,区域内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I级以上,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摄影、写生、休闲娱乐基地。


    近年来,螺洞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抓牢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村机遇,利用特有的资源禀赋,将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与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按照“宜农则农”的原则,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另一方面,根据“宜游则游”的原则,积极打造特色旅游景区,推动农家乐、森林康养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村民就业创业,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螺洞山水风光


    二、主要做法
    (一)探索资产合作社,谋划资产组合发展新模式

    积极探索实施“镇政府+村委+企业+农户”的股份制发展模式,成立了汕尾市第一家村级股份制公司。股份公司股权由村民、镇村、公司三方共享,全体村民(农户),以土地、梅园、山林、现金等形式入股,打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份、农民变股东”的实践路径。聚焦土地资源,由村民与公司合作,成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促进土地流转,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以村庄规划为引领,统筹谋划梅园、山林与村内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青梅采摘体验”“旅游+传统长寿面线制作体验”“旅游+擂茶制作”“旅游+螺洞木偶传承”等多种新业态。



    (二)立体开发土地资源,提高闲置空地利用效率

    螺洞村在水唇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农综改及扶贫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400万元用于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为电网供电,有效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合理编制村庄规划,利用光伏板下闲置空地作为生态停车场,形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84个车位的一场两用停车场,有效提升景区场地利用效率。

    一场两用停车场项目

    三、主要成效


    (一)立足特色资源优势,促进生态产业化发展

    一是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青梅项目建设带动农户300人,经济效益增加了48万元。二是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蜂蜜专业镇特色村庄,螺洞世外梅园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已经达到了近1500群,蜂蜜的收成高达8000多斤。三是螺洞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能给螺洞村带来约12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村级产业。四是2022年以来,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通过农家乐、民宿、农产品土特产销售、体验项目等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50万元。



    (二)结合本土特色文化,增强生态品牌影响力

    以特色塑品牌,以宣传助推旅游,通过组织活动、承办展览、宣传推介来塑造螺洞乡村旅游形象,吸引各地游客,同时结合本土文化,邀请了省市多家电视台到水唇拍摄,制作了《螺洞世外梅园宣传片》、《老广的味道——陆河擂茶》等多部记录片,成功举办、承办了央视《乡村大世界》、《中国新歌声》第三季“醉美螺洞”专场等40多场活动,通过宣传片、摄影作品、影视作品等形式向外展示推介,使螺洞世外梅园声名远扬,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逐步建设和美乡村

    螺洞村既是景区的创立者,也是景区的受益者。景区内现有1间规范化游客接待中心、3个停车场、9间景区厕所,已开设溪心岛、天然游泳池、玻璃栈道、娃娃鱼生态基地、十里花溪、梅园小径、古树林、楹联长廊等旅游景点,村内已有1间人文客栈、4间农家乐、9间民宿,已建成全县最美乡村图书馆、螺洞木偶戏剧剧场、擂茶体验馆等文化体验场所,各项设施的日趋完善有效改善当地生活条件,带动当地群众稳定致富,逐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人居与生态环境的“靓变”。

    上一条: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村庄规划(2019-2035年)
    下一条:彭州市:因地制宜谋发展 “宿”造产业富乡村
    相关文章
    “温泉+”赋能冬季旅游案例2025-03-20
    天和案例库|龙川县: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10-14
    天和案例库:乡村振兴 · 8个乡村村落改造更新案例2024-06-24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未来乡村”经验做法2024-07-01
    天和案例库: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经验做法2024-07-02
    天和案例库:12位百强县县委书记最新分享——县区如何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2024-11-12
    天和案例库: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渭南蒲城县2024-09-18
    天和案例库: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城乡融合发展的“姚庄模式”2024-12-03
    天和案例库:“农村土地综合改革”10个典型案例公布,这些地方入选2024-11-13
    天和案例库: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深耕茶产业 聚力“一片叶子”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2025-01-15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