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 首页

  • 研究所介绍 研究所介绍研究所动态研究所领导研究所架构

  • 城市资讯 头条推荐地市资讯县市区资讯乡镇街道资讯图片新闻

  • 天和经济研究所大讲堂 大讲堂介绍精彩内容视频回放

  • 课题研究 研究领域指数排名研究成果

  • 会议活动 活动预告活动回顾品牌推广

  • 宣传推介 招商服务招商动态招商项目库企业推介

  • 天和数据库 理论报告库案例库数据库

    注册
      
      忘记密码
  • 天和数据库
  • 数据库案例库理论报告库
  •   位置:首页 > 天和数据库 > 理论报告库
  • 创新文化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键变量

    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8

    ◎王 楠    李 辉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年来,创新文化作为科技创新的精神内核,正深度赋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建设,成为提升其创新能级的关键变量。

    创新文化赋能科创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科创中心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四大功能。过去一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创中心在创新文化滋养下,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能和示范效应。

    一是制度环境持续优化。制度是创新文化的刚性支撑。北京、上海等地锐意改革,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这种锐意改革的勇气,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新精神的践行。上海深化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支配权。北京中关村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等政策惠及更多创新主体。深圳率先探索国际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在签证便利、执业资格互认等方面取得突破。这些改革传递出对创新规律的尊重和对创新主体的信任,营造了“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为科创中心构建了要素汇聚、活力奔涌的坚实底座。

    二是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文化的精髓在于可以激活每一个创新因子。科创中心着力构建多元主体深度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生动局面。北京探索“企业出题、政府搭台、揭榜挂帅”的新型科研组织机制,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27个创新联合体。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崛起,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助力科创中心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这种“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协同格局,生动诠释了《礼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谐共生理念,是创新文化生命力的最佳写照。

    三是价值理念深入人心。科创中心建设的深层动力,源于科学家精神与卓越价值理念的引领。北京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广泛宣传钱学森、黄大年等时代楷模事迹,尊重科学规律、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不断巩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并发挥作用,科创中心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加速构建,确保创新行稳致远。对真理的敬畏、对卓越的追求、对责任的担当,正成为科创中心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内核。

      涵育创新文化助力科创中心能级提升

      面向未来,需涵育更具活力、更富韧性的创新文化,为科创中心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一是深化制度型开放,打造全球创新文化交融高地。开放是创新文化的天然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构建国际化创新生态,以“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推动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在科创中心设立分支机构或联合实验室,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和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科创中心着力打造“类海外”人才社区,提供国际化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服务,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同时,要搭建高能级国际对话平台,重点培育浦江创新论坛、中关村论坛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交流品牌,促进创新思想的深度碰撞和国际规则的相互借鉴。通过这一系列开放举措,使科创中心真正成为全球创新思想汇聚、多元文化交融、前沿规则互鉴的战略前沿阵地。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冒险探索源动力。宽容是创新文化不可或缺的核心特质,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厚植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为此,科创中心要健全风险共担机制,设立面向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前沿探索领域的政府专项引导基金,优化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科技保险产品,着力构建覆盖“想法—研发—转化—产业化”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支持网络。要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坚决破“五唯”,试点推行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代表作制度、面向基础研究的5—10年长周期考核以及通过设立项目实施关键节点的聚焦关键里程碑的考核方式。要建立清晰明确的“尽职免责”规范,为创新者兜底,在国资监管、审计监督、经费使用等敏感领域,科学界定创新探索活动中的合规边界与容错空间,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者卸下思想包袱。应建立彰显探索价值的“创新荣誉体系”,隆重表彰那些在探索性、颠覆性研究道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虽未达预期目标但过程严谨、贡献独特价值的科研人员,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三是面向未来育才用才,激活青年创新澎湃动能。青年是创新文化最活跃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必须将青年人才培养置于战略核心。科创中心要大力强化基础教育,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切实保护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让科学的种子及早发芽。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支持高校打破学科壁垒,广泛开设跨学科前沿课程、设立聚焦拔尖创新的书院制模式,强力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能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要强化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系统性支持,为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学者提供关键的“科研起步金”和5—10年的长周期稳定支持保障,鼓励科研机构设立更多独立PI(Principal Investigator)职位,赋予其充分的科研自主权。要创新产教融合模式,积极推动高校、顶尖科研院所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高水平工程师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实战型人才。要拓展青年人才的国际视野,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赴世界顶尖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中长期研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应成为嵌入科创中心建设的“底层密码”,从人才培养到国际合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一条: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述评(中)
    下一条: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天和理论报告库: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2024-12-31
    天和理论报告库: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2024-12-20
    天和理论报告库:何艳玲 |人民理论研究论纲2024-08-30
    太原市迎泽区委书记李慧:千年府城 向“新”而行2024-06-24
    天和理论报告库|代志新等:税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2024-11-27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冠军产业是怎样炼成的?2024-08-27
    天和理论报告库:产业链链主支撑产业链安全的理论逻辑与模式选择2024-09-26
    天和理论报告库:甘肃构建理论大宣讲工作格局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建议2024-09-30
    天和理论报告库: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2024-09-24
    天和理论报告库:广东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对策2024-06-24
  •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送到至cntianhe@sina.com
    CopyRight©2024 cntianh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和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cntianhe@sina.com 京ICP备2024042563号-1